阴阳互为消长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彼此相互制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互为消长的变化。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此长彼消,指阴或阳某一方增加而另一方随之出现消减的变化,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二是此消彼长,是阴或阳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随之出现增加的变化,即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由于阴阳相互制约,阳长制约阴则阴消,阴长制约阳而阳消;若阳消而对阴的制约减弱则阴长,阴消对阳制约减弱则阳长。故阴阳互为消长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表现出的运动变化,而阴阳相互制约又在互为消长过程中实现。

  自然界四时气候及昼夜的往复变化即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季寒冷,至春天温暖,再到夏天暑热,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季暑热,到秋天凉爽,及至冬季寒冷,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变迁,寒暑往来,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一年当中,阴阳消减和增加处于一定范围和限度,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则有四时寒暑交替推移、周而复始的正常规律。

  以阴阳消长之理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子时一阳生,平旦阳气升发,日中阳气隆盛,随着阳气增长而阴气消减,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午时一阴生,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至夜半阴气盛,阳气随之渐减,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阴长阳消”的过程。人体在昼夜晨昏表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即是由于阴阳之间互为消长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不断进行而维持的动态平衡。